人生是否为一个圆圈?走走停停,最后又回到了这里。

从学士升为硕士,变化的似乎只有表面。学校的位置变了,同学变了,老师变了,甚至教育模式都变了。反观自身,依旧住在老鼠屋中,平时吃的还是麦当劳,闲下来也只是去打打游戏,玩的也还是那老几样。至于习惯,为了显得自己好学一点买了笔记本,心想抄抄各路心理学论文,却发现手指已经由于太长时间没用,而变得不擅长写字;为了凸显气质买了日式线香,在家点上一根,看起来也算是温文尔雅,实则房间太小,香味太过浓郁,满是揉捏造作之态;想要改善体态,保养皮肤,每天跳绳三千个,各种化学物质抹在脸上,可惜依旧管不住嘴,脸上因内分泌失调生成的痤疮也无法被化学品抚平。一切似乎在不断进步中回到了原地。

真是奇怪,明明本科四年后已经感受到进步了不是吗?

新学校学的内容一半以上都已经在本科学过,无论是统计学的各个模式,又或是SPSS的使用方法,再看那样本的收集计算,全是熟悉的内容。明明就是爽文小说里面男主的模板,但是好像有什么不对劲。

仔细一想,依旧是老毛病一犯再犯,自己的一切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。我学过的内容对小组成员有什么意义?这些进步对于他们来说无关紧要。对他们而言一切都是新的内容,这些同学的本科专业基本上都是语言学,管理学,或者是教育学。并且大多数人都是已经工作数年,甚至有些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,他们人生旅途中的进步,可比我那单纯的四年要远多了。放平那焦躁的心,慢慢感受生活带来的一切,就算是重复的教学,内容仍然会有所不同。

不断的反思,不断的进步,不断的受阻。意识到了困难,却仍然原地踏步,有想改的意愿,却不主动为之付出,只能说当前的处境还不够危险,心理与身体还没有感受到危机。我只能默默希望,真到那个时候,我能逃出危机的洪流。

说到兜兜转转,我终究又开始做不同类型的视频,无论是《幽灵使者》,又或是《游戏王》实体卡的开卡视频与对局,也算是小小满足一下表现欲。问题在这里再次出现,网络拉近了畜生与另一种畜生的距离,当畜生之间开始共鸣,那股恶心的热浪便会冲刷你那美好的心情。《游戏王》本身就是一种抓住对面的破绽,而后取得胜利的卡牌游戏,偏偏就有那么一些人,赤裸着全身在你脸上喷粪:“对面要是没那么做不就没有这局视频了?”“招出这只怪不是很容易吗?”

我究竟是该庆幸网络的便利遍布各个角落,还是应该痛斥网民素质的无尽低下?结论最终仍会变成‘都无所谓’。处理畜生最好的方式便是让他喷粪,既然粪已经在你的脸上,你能做的也只是擦掉,至少你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,既然做了,那必然要承担风险。更何况,正如前面说的,我没那么重要,我只不过是路边随处可见的公共厕所,偶尔有人光顾,更多的情况下还不是连个拉屎的人都没有?公共流量本来就是不够用的,不如就好好清洁一下,等待下一位的到来?